黑茶农业网 —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!

甘蔗大螟防治

来源:互联网时间:2023-09-05 13:55:56标签: 甘蔗 甘蔗病害防治 当前位置:黑茶农业网 > 水果种植 > 手机阅读

甘蔗大螟防治

1.分类地位。甘蔗大螟又称紫螟,分类上属鳞翅目、夜蛾科。

2.寄主及危害特点。大螟分布广、寄主多,除危害甘蔗外,还危害水稻、玉米、高梁、粟、小麦、茭白和多种禾本科杂草。以幼虫蛀食危害。在甘蔗上主要危害甘蔗苗期和分蘖期,造成枯心苗,成长蔗较少受害。

大螟幼虫危害甘蔗食迹(害状)上的特点是:被害枯心苗蛀孔多在地下部,蛀孔大,周组织呈红色。被害蔗茎蛀孔也大,粪多,多在嫩节间。

2.形态及习性。大螟成虫为体型偏小的淡黄褐色蛾了,体长13~14毫米,翅长8~16毫米,前翅近长方形,翅中央及外缘呈暗褐色,缘毛银白色。雌蛾触角丝状,雄蛾触角短锯齿状。卵粒馒头状,顶部稍凹陷,表面有放射状刻纹,淡黄色,孵化前旱淡紫色。老熟幼虫体长30~40毫米,体淡紫红色,体背无纵线。

大螟年发生世代,在广东为5~6代/年。在广东珠江三角洲蔗区,大螟危害甘蔗主要是第1、3、5代,其危害盛期分别出现在3~4月(主害宿根蔗、早春植蔗)、7~8月和11~12月(主害秋、冬植蔗),造成大量枯心。低湿蔗田较岗地蔗田受害重。天敌除捕食性的外,还有绒茧蜂、姬蜂、齿小蜂和寄生蝇等寄生灭敌。

3.防治方法。在以大螟为主要螟害的蔗区,防治上要抓好下述环节:

(1)农业防治。包括:①铲除田边杂草,减少野生寄主;②合理布局。蔗区不混种或套种小麦;稻底蔗、稻后蔗应在水稻收割时低割禾头或将禾头挖除集中烧毁,以减少大螟转移危害。

(2)药剂防治。大螟危害期蔗苗根际穴施颗粒剂或毒土,或500%杀螟丹(500倍液),或50%杀螟松(1000倍液),或25%杀虫双水剂(200~300倍液),或5%锐劲特或10%口比虫啉(1000~1500倍液),2~3次或更多,7~10天1次。大螟抗药力较强,宜混合或交替施用,喷匀喷足。

(3)人工防治。在大螟危害期人工割除枯心或剖茎捉虫,对减少虫源有一定效果。

上一篇甘蔗的需肥规律与施肥技术

下一篇甘蔗有助于缓解失眠症状

水果种植本月排行